返回網站

解讀搜尋行為 分析區塊鏈趨勢

郭迺鋒 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

范秉航 台經院研六所副研究員

張嘉玲 台經院研六所副研究員

黃筱雯 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學生

微軟、英特爾、摩根大通、富邦金控、AMIS帳聯網等近30間金融和科技龍頭共組「企業以太坊聯盟」(Enterprise Ethereum Alliance,EEA),正式宣告區塊鏈(Blockchain)進入更廣泛的商業應用時代。根據知名管理諮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於今年1月所發布的報告,區塊鏈技術預計可替全球前10大銀行省下80至120億美元,足見當中龐大的商機。

比特幣(Bitcoin)或虛擬貨幣是目前區塊鏈技術較為人所知的應用,但該技術正逐步跨入不同領域,如保險、物聯網、資安等。而區塊鏈技術下到底有哪些跨領域技術或應用被大眾熱烈關注,則可從網路搜尋行為的分析進行解讀。利用兩大網路資訊平台的搜尋數據,維基百科與Google,本文以視覺化分析,解讀區塊鏈熱門搜尋時間、地區與關鍵字詞,探索區塊鏈趨勢與主要跨領域範疇[1]

區塊鏈搜的尋趨勢觀察

區塊鏈的概念最早於1991年由Stuart Haber與Scott Stornetta提出,2000年Stefan Konst則發表了加密安全鏈的一般性理論,並提出一套實行方案。區塊鏈技術在比特幣的應用源於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一篇論文[1],其結合POW (工作量證明)與密碼學的機制,建立不需要信任中心節點的網路貨幣系統,亦稱之為加密電子貨幣(Cryptocurrency)。中本聰認為,傳統貨幣所帶來的時間與匯兌成本不利於網路經濟時代的資本流通,因而主張將貨幣的「信用」建立在密碼學上,並於2009年1月3日發行了第一個區塊(或稱之創世區塊)。藉由SHA-256 (Secure Hash Algorithm)的16進位制加密系統,控制區塊挖掘難度。Hash函數具有其不可逆性,開放的「公鑰」(Hash值)可以讓任何人透過網路追蹤比特幣的交易情況,而「私鑰」(Hash解)則可讓使用者輕易進行驗證,利用比特幣進行交易。

雖說區塊鏈技術早已出現,但由維基百科的搜尋紀錄來看,區塊鏈搜尋頻率的起飛期是在2015年。此現象反應了「區塊鏈」這個名詞一開始尚未普及,直到比特幣引發社會關注後,始吸引越來越多人對區塊鏈技術感到興趣。現階段,區塊鏈尚未成為「必需」仰賴的技術,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也漸漸地開始思考,「選擇」利用區塊鏈技術,能否改善欠缺信任基礎的環境,改善現況,甚至帶來商機。

broken image

12011-2015Blockchain在維基百科中被搜尋頻率 (本研究自製)

broken image

22012-2017BlockchainGoogle Trends中被搜尋強度,非洲成為區塊鏈熱搜地區(本研究自製)

即便區塊鏈主要投資人與獲投公司多半在歐、美、日,然而,根據Google Trends搜尋資料顯示,「區塊鏈」的熱門搜尋地區出現在非洲的迦納與奈及利亞,其查詢強度高達100與73。為什麼非洲國家對區塊鏈感到興趣?舉例來說,迦納與奈及利亞多數的土地沒有所有權證書,若將區塊鏈技術引入土地登記系統,用戶便能快速搜尋土地訊息並進行房地產交易,如位於迦納的線上土地註冊平台BenBen。此外,奈及利亞因貨幣崩盤,普通民眾紛紛轉向購買比特幣,因此增強了人們對區塊鏈的查詢強度。顯示在缺乏(貨幣或交易)信任基礎的環境下,區塊鏈技術提供了一個具利基的解決方案,比特幣亦成為比當地貨幣更值得信賴的交易媒介。

區塊鏈搜尋強度第三與第四分別為新加坡與香港,兩者皆是小國,並以金融發服務業為主要發展,其中,IBM更計劃在新加坡與當地政府合作建立一個區塊鏈技術創新中心成為亞洲的主要金融科技中心。

broken image

32012-2017年各國在Google Trends中搜尋Blockchain強度,區塊鏈相關關鍵字搜尋頻率(本研究自製)

利用維基百科找出與區塊鏈最為相關的20組關鍵字(表1),本文解析其受大眾查詢頻率變化。由圖4可發現篩選之關鍵字被查詢頻率大致與區塊鏈相同,其中以比特幣(Bitcoin)、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巨量資料(Big Data)、對等式網路(Peer-to-peer,P2P)、眾包(Crowdsourcing)被查詢次數最多,而這5個關鍵字反映了與區塊鏈有關的5項跨領域範疇。

不意外地,由於比特幣為區塊鏈技術下的POW產物,更是目前最為廣泛且為人所知的應用,故「比特幣」被搜尋頻率最高。在物聯網應用部份,基於區塊鏈的可溯源特性,產品生產紀錄或食品履歷可記錄於區塊內,確保生產流程與品質,甚至可利用加密虛擬貨幣作為機器之間資訊交易的媒介。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其透過分散式帳本驗證的資料需要藉由與巨量資料技術結合,發揮數據價值。而在P2P金融領域,區塊鏈技術可使市場金流更有效率且透明。如P2P互助保險社群平台Teambrella應用比特幣與區塊鏈技術,當成員發生意外時,理賠額度由社群成員投票決定,並由各成員分攤。最後,眾包是將產品或服務外包給不特定的大眾,藉由大眾提供各式各樣的想法,實現產品及創造價值,而虛擬貨幣可做為支付群眾智慧的媒介。

1、維基百科搜尋的關鍵字,中英對照表,時間趨勢:2011/01/01-2015/12/31(日頻率資料)(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42011-2015年比特幣與區塊鏈等相關20個詞彙,在維基百科中各年度累計被搜尋頻率(本研究自製)

區塊鍊創新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本文利用維基百科與Google搜尋資料進行區塊鏈等相關字詞視覺化解讀,區塊鏈技術隨著比特幣的誔生與關注,逐漸引起大眾的好奇與討論。而由於區塊鏈技術要解決的是「信任」問題,搜尋強度最高的國家出現貨幣與交易信賴機制相對欠缺的迦納與奈及利亞。區塊鏈創新在體制健全的國家是屬於「Nice to have」而非不得不選的選擇,端看背後的商機誘因,是否足以顛覆既有機制。最後,受到大眾關注的熱門跨領域範疇則是比特幣、物聯網、巨量資料、P2P與眾包等。

[1] Nakamoto, Satoshi, "Bitcoin P2P e-cash paper," 31 October 2008.

[1] 除了利用Google Trends的線上趨勢分析工具,本文亦使用R語言的wikipediatrend與Prophet進行分析。

(本文轉載自台灣經濟研究院【郭迺鋒鮮師說數據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