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和實踐典範的會診初探--以台灣電視遊民新聞為例
這本書是我的博士論文。長年在商業電子媒體工作,我希望藉由「批判典範」的刺激,訓練自己能夠從階級、種族、性別、權力等各種不同角度看事情,避免以菁英觀點來決定新聞走向。但是,「實踐典範」對於新聞實務工作也十分重要,因為它賦予了新聞工作者各種行動的邏輯和意義。那麼,「批判典範」和「實踐典範」,有沒有可能同時運用在電視遊民新聞的文本之中,來解決一些電視媒體光怪陸離的現象呢?
在理論的運用上,我發現批判典範中的「媒體奇觀」理論特別適合用來解構電視「獵奇類」遊民新聞,它的批判力道強烈且切中時弊,但是,「媒體奇觀」對於新聞工作者的定位和看法卻也不盡公平。於是,我再取徑「實踐典範」中布赫迪厄 ( Pierre Bourdieu ) 的「實踐理論」,並搜集29位電視新聞工作者對於處理遊民新聞的想法和做法,分析出他們產製「獵奇類」遊民新聞的真正動機及各種影響遊民新聞產製的因素。
最後,我發現同時使用凱爾納「媒體奇觀」和布赫迪厄「實踐理論」,雖然2種理論有時會互相抵觸,但有時卻又能巧妙的互補。因為「媒體奇觀」理論可以「解碼」電視遊民新聞的硏究文本,「實踐理論」可以還原新聞工作者如何「製碼」,2種理論交互運用,意外碰撞出「會診」媒體問題和社會問題的雙重功效!
媒體裂變:從駐地記者到博士總監
完成博論後,緊接著也完成了《媒體裂變》一書。在拿到博士學位後,我認為應該好好的來整理一下自己,因為在我的實務工作中,跨越了平面媒體、無線電視台及有線電視台;而我身為世新人,求學經歷也跨越了世新的專科、學院及大學時期,因此這一段刻骨銘心的歷程,特別值得記錄下來,也才會有《媒體裂變》這本書的產生,而它也是我個人近三十年「新聞實務」的累積與反思。
如同我在《媒體裂變》書中所說的:為了搶到獨家社會新聞,我晚上可以帶著睡袋去派出所睡覺!新聞媒體工作和考試任官制度不同的是,媒體環境對我們世新人很公平:只要我肯吃苦、只要我很認真跑新聞,那我的表現就會比同期的國立大學畢業生,有更多被長官看見的機會!世新人還有一個優點是:我們在媒體界非常團結,「學長照顧學弟妹」幾乎是大家共同的默契!因為我們在職場上曾經苦人所不能苦,所以我們深知初入媒體界的世新學弟妹那種茫然與無助,等到我們變成媒體界「老鳥」了,自然也會照顧後進的學弟妹們!
電視媒體的工作經驗和資歷,一方面幫助我爭取到下一階段更好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協助我回到世新母校,陸續完成大學、硏究所和博士班的學業!或許,一開始在學業和工作上,我都輸在起跑點上,但是我不會永遠是「魯蛇」,因為我深信:平凡的人如果不斷努力,也是會有不平凡的人生!
電視與新媒體新聞製作實務
寫博士論文時,必須醞釀一股強大的動能,才能驅使你完成任務!而在寫完博論後,我發現這股能量並沒有完全消失,於是利用剩餘動能,在一年內陸續完成了《媒體裂變》與《電視與新媒體新聞製作實務》二本書,也算是補足了博論的「前傳」與「後傳」。
2010年至2014年,我曾在世新大學新聞系擔任8個學期的兼任講師,以及第1至第10屆 世新卓越教學計畫 --「記者龍」特訓班的實作業師,這段時間的教學經驗與資料蒐集,對於 這本書的完成,有極大的幫助!但是,過去我從來沒有想過,把學校教材和電視新聞採訪經 驗,整合為一本有系統的書,一直到寫完博論後,才將這個放在心底已久的計劃付諸實施!
除了介紹電視新聞組織、鏡面、產製流程和新聞專業知識之外,在本書的「新聞實務 篇」及「新聞實戰篇」,都提供了不少我個人的採訪經驗和心得,尤其「新聞實戰篇」,模 擬18種電視新聞工作者在新聞場域中最常碰到的問題,並提供一些可行的參考原則與解決方 案,希望能給大傳科系學生或者電視新聞初學者,有一些具體的方向與建議。
這本書的後半部,我邀請東森數位媒體事業部總監沈建宏共同合作,介紹新媒體的發展 趨勢,以及他們經營社群媒體五年來的寶貴實戰經驗。這個部份,我們是先列出大綱,再由 我使用深度訪談沈總監的方式,一篇一篇寫作出來,所以經由這樣的訪談和書寫過程,我個 人也得到不少經營新媒體的專業知識,可說收獲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