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傳播博士學位學程博士生組成的「兩岸科學傳播讀書會」,於12月5日邀請到國立空中大學黃之棟副教授針對「愛丁堡學派在台灣」進行研討。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位學程主任秦琍琍教授亦參與本次研討,兩位教授與同學們就STS研究在兩岸的演進進行了充分的探討和對話。
甚麼是STS?
「科技與社會」是近來學界熱門的一個複合詞組,就中文本身而言,它可 以指實際上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和互動,也可以指一門學術領域, 專門研究前者。「科技與社會」譯自英文詞組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一般縮寫並口語稱為 STS。可是英文縮寫 STS 有時用來代表另一個相近但不 同的詞組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就英文而言,STS 總是指一門新興 的學術領域,在最廣的意義上,泛指一切針對科學、技術和醫療的人文社會 研究。本文在談到「科技與社會作為一門學術領域」時,以 STS 來代表,談到「科技與社會之間的實質關係與互動」時,則以中文「科技與社會」來表達。 STS 於 1970 年代間起於英國和法國,哲學(包括英美哲學和歐陸哲學)是它的源頭之一。
在至今整個發展過程中,STS 與哲學有各種不同形態的互動。 一 些 英 美 哲 學 家 有 時 會 把 STS 視 為 同 源 於 歐 陸 後 現 代 主 義 (postmodernism)的學術潮流、或者就是後現代主義的一部分,這個觀點卻不甚精確。雖然 STS 文獻中充斥著歐陸哲學家的思想與概念,然而一些英美哲學思想似乎是 STS 的直接起源—例如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後期思想乃是「科學知識的社會學」(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常縮寫為 SSK)的理論架構,又如英美科學史家兼哲學家孔恩(Thomas Kuhn) 有時被稱為「科學之學」(Science Studies, SS)之父。
密不可分的科學、政治、社會與經濟
本次的兩岸科學傳播讀書會請來國立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的黃之棟副教授為大家講述「愛丁堡學派在台灣的演進」。我們對愛丁堡STS的認識不外乎「強綱領」(Strong Programme),以及知名學者如David Bloor、Barry Barnes、Donald MacKenzie及Steven Yearley。過去,愛丁堡學派代表一個力抗「科學與人文是斷裂的兩種文化」的社會學理論觀;現在,國際STS研究行之有年,耕耘小有成果,越來越多人察覺到科學與政治、社會、經濟因素密不可分,愛丁堡STS便在此脈絡中進化成一個非常入世的研究機構,機構內的研究者專長在發展科學知識社會學理論本身的不多,但是普遍繼承了強綱領「因果性原則」、「中立原則」的精神,期許自己能走出領域外,應用自身的研究深入瞭解當前重大科技議題的社會性成因,並與科學家、政策制定者、企業家結盟,提供具有社會學想像力的諮商與建言,共同形塑科學、技術與創新的發展與政策走向。
愛丁堡STS目前主要參與的科技議題有基因體醫學、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能源/食品安全與政策、氣候變遷/永續環境,以及數位與資通訊科技。愛丁堡STS積極參與科技形塑過程的現狀究竟對社群、領域本身是好是壞,難以妄下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樣的使命與過去愛丁堡學派採用方法上的相對主義,挑戰科學知識的理性、客觀有很大的不同。
愛丁堡學派 VS. 巴黎學派
黃老師從自己曾經在《科技、醫療與社會》上刊載的一篇論文《尋找「小」孔恩傳統:愛丁堡學派的孔恩理解及其在華文世界的進展》也為大家做相關研究如何進行提供啟發。在讀書會期間黃老師也提出了對於在場的作為傳播學教授的秦琍琍教授及各位傳播學博士生同學如何從傳播學的角度出發與STS進行對話。秦琍琍教授以目前科學傳播研究的趨勢介紹做出回應,特別是科學傳播的研究轉向,針對現在進入到公眾參與科學的階段,提出了她科學傳播的研究方面的創見。在場的同學也從自己的一些研究報告議題出發與黃老師所講的STS的演進,特別是產生了愛丁堡學派與巴黎學派,行動者網絡理論進行對話。
本次的讀書會,不僅是一次眼光放在兩岸,關於歐陸的科學哲學在華人社會的適應的探討,更是一次跨學科的對話,我們如何從現有的科學傳播發展再看到更大的研究場域,激發更大的研究能量,是非常值得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