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訪談賴燕珍博士:台灣的風能技術發展與風能教育

林慧羚 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位學程博士生

李長潔 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面對氣候變遷的未來,台灣準備好了嗎?世新大學創新傳播與數據智會實驗室邀請到達德能源集團公共事務部資深經理賴燕珍博士,暢談台灣新能源發展與風能教育。實驗室的「科學傳播傳起來」廣播節目,由李珉愷、林慧羚老師主持,李長潔博士與談,一同與賴博士從有趣輕鬆的話題切入技術與教育範疇,深入簡出地把台灣風能議題科普一下!

風的故事

在此處新增文本段落。

風跟人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在古代的神話故事中,就充滿對風的描述,像是中國的風伯。李長潔也提到,日本的神衹也類似中國的風伯,青面角頭,是一種妖怪的形象,由此可見在東亞地區的生活世界中,風時常不被認為是一個好的現象。的確,賴燕珍談到,台灣人的俗諺中,有「風頭水尾」一辭彙,「風頭」就是海風頭一個灌到、颱風一來大家就倒,「水尾」就是河水出海處、常常氾濫成災的意思,指的是險惡的生存環境,台灣人對風的環境想像並不總是正向。

風的教育

賴燕珍認為,要讓大眾認識風能議題,最好的方式,就是讓風跟人們有關係。透過講述風與人的故事,或是聆聽風場周遭居民的實際生活經驗,是促成我們理解風力發電在台灣的起手式。此外,賴燕珍也提到讓民眾實際參觀風力發電機組的活動,人們可以在專業人員的帶領下,戴上安全帽,登上回旋梯進入塔柱內部,經由工程師的解說,了解高度六十餘公尺的龐然大物是如何運作。賴燕珍強調,這些活動讓民眾從生活中覺醒,從遊戲中學習,是非常有效的風能教育途徑。

風能技術的發展

在訪談中,賴燕珍也解釋了風能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中國古代及古波斯,就已經利用風車汲水、灌溉和磨碎穀物。直到十九世紀末丹麥的氣象學家Poul La Cour製造了第一部風力發電機,當時因為經濟效益太低,沒受到重視。最近這幾年,能源危機和環保意識抬頭,才帶動風力發電機的發展。台灣島位於亞熱帶氣候區,四面環海,風力資源相當豐富。究竟台灣適不適合風能發電呢?

賴燕珍談到,台灣其實有非常好的風場,相當適合發展風電,甚至是離岸風電。風電雖然佔台灣總體的發電比例仍然較少,但卻是綠能發展的必要新趨勢。台灣西半部海岸因「隧道效應」成為一個適合發展風能的良好風場,同時台灣海峽的大陸棚地形,也讓「離岸型」風力發電機有了發展的潛力。在2019年底,台灣將擁有20支海上風機,優良的環境與補風技術革新發展,讓台灣風力產業在全球能源佈局中有關鍵地位。

broken image

離岸型風力發電 / 翻攝自《達德能源集團 wpd Taiwan》FB

風電也會怕颱風

訪談中,主持人也詢問了許多有趣的科學與技術問題,像是風力發電機也會怕颱風嗎?賴燕珍笑著說,雖然葉片的設計原本就是要承受極大的風壓,但仍有一定的上限,當風速超出此限制時,則非常容易造成葉片的受損、折斷。因此,風力發電機遇到颱風時,變會進入緩慢轉動的停止模式,以免造成危險。

在此處新增文本段落。

此外,賴燕珍也說明了大眾最關心的議題—風能發電對自然環境究竟有什麼影響。當然,越高的樓打樁要越深,尤其在離岸風場,會有比較深遠的考量。不過,實際的情況下,在打樁的時候,以竹南的海洋風電為例,一次只能打一次樁,並且會透過「氣泡幕」減少對魚群的影響,或是在施工前先行驅趕魚群。主持人李珉愷也說到,風力發電不只是一個科學技術問題,更是一個社會與政治議題,仔細地了解議題的發展過程,就可以發現其複雜程度。

氣候變遷時代的來臨

在訪談的尾聲,大家談到了氣候變遷時代的來臨,小至個人,大至國家,都須投入到這場「戰役」中。氣候變遷與日本福島危機給我們很多警惕,尋找新能源是各國不遺餘力的事情,台灣是個海島國家,尋找能增加能源利用率、減少污染、還可以刺激當地的經濟繁榮,發展觀光事業,增加就業機會,都是未來能源政策與科學傳播必須雙軌進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