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兩岸科學傳播讀書會(二): 閱讀科學傳播

兩岸科學傳播讀書會 共筆

兩岸科學傳播讀書會開跑!陸希、李珉愷、唐樂水、劉玲、巫家宇等參與者於第一次的會舉辦中,研讀了由多位科學傳播學者撰寫的Communicating Science in Social Contexts: New models, new practices,本書將科學傳播置於社會脈絡之中,反思理論模式的實質意涵,並且從實踐中獲得持續微調典範的能動性,試圖從不同面向詮釋與再詮釋科學傳播領域的理論核心。

參觀展覽或觀看媒體

巫家宇深論了「科學傳播中大眾的語言與角色」,作者透過博物館實踐來區別幾種不同的科學傳播方式,一種是科學演講或展覽的觀者,另一種是媒體的觀者。在科學展覽實踐中,其實觀者參與的過程是不同的,由此可以發現觀者在話語權中的存在非必然符合他們對其立場、預期、問題或看待與科學機構之關係的特別關注。如果把在科學傳播過程中擔任某個角色的行動者其正當性與在媒體話語中擔任某角色的行動者的正當性聯繫起來,那麼觀者在公眾論辯中的露面並非必然意味著觀者或是科學輿論受到重視,而是因為科普的主體或媒體話語的主體沒有表現出對人類科學或社會科學的特別關注,但這些學科卻決定觀者的知識、公開論辯和公眾輿論。

broken image

模式的共存

劉玲討論了第七章,針對­­「建立科學傳播模式的分析架構」進行說明,劉玲指出作者回顧科學傳播界關於公眾科技傳播(PCST)模式的討論,對「缺失模式」已向「對話模式」大規模轉譯的提法提出了質疑,並論證了缺失模式及其模糊性的繼續存在。對傳播相關領域的類似討論,包括對對話模式的批評也做了簡要的描述。劉玲認為,通常被看作是相互對立的傳播模式其實在選擇明確時是可以共存的。

跨界人作為一種專業

唐樂水則描述了「科學文化與娛樂文化之間的傳播」的實務觀點,就是一種「跨界人」。科學傳播作為跨文化領域的傳播,促使娛樂業產生了一種新類型的好萊塢科學顧問(科學諮詢):跨界人(boundary spanners)。跨界人擁有兩種身份:(1)科學界裡的科學專家;(2)娛樂產業裡的電影製作專家。而他們在這兩個領域中的權威性又取決於他們做為跨界人的這一獨特的社會身份。跨界人的工作流程為:綜合來自科學文化的信息,將該信息用娛樂文化表述,最後將其轉化為文化產品。對跨界人而言,出現在大銀幕上的最終文化產品如能充分體現科學的真實性,並同時獲得科學家與娛樂界的認可(推動兩個獨特社會群體之間相互交流),則意味著成功。

被實踐的科學研究

陸希針對本書的第十六章進行研討。透過大量的經驗研究案例,此篇作者認為,科學研究與實踐(傳播)之間的關係是必須緊密考量的,但往往被忽略了。這對於那些從事科學傳播的人來說,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當討論涉及科學、技術、醫學及風險的問題時,要清楚地向公眾解釋是十分重要的,不應該用數據去蒙蔽公眾或用複雜的科學程序去搞亂他們的視聽。不過要留意的是,在實際的操演場所,其實存在著相當大的多樣性,所以任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策略都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多樣性。

從獨白到對話

李珉愷則導讀「尋找對話:將科學傳播帶人共識會議」一文,本文重新審視了科學傳播的模式,並且奠定出新的溝通想像。本文在公共理解科學的學術基礎上,提出三種不同的科學與受種之間傳播關係的模式:傳布模式、評議模式及協商模式。同時將這三種模式應用於共識會議(consensus conference),而這種由丹麥發展出來的共識會議(公民會議),也就是一種基於民主參與所建立的科學傳播模式。同時根據組織者與參與者所選定的模式,會議目標可以被視為是促進科學素養、民主進程合法性及協調個人傾向等不同的期盼。接下來我們可以繼續問的是,共識會議是如何被期待去改善科學與受眾之間的傳播關係?那些內容被傳播?誰來傳播?以及誰來接收訊息?

多樣性的溝通

透過本次的聚會,兩岸科學傳播讀書會成員大都認為,科學傳播的理論模式是相當多樣且富動態的,必須要根據在地社會的脈絡而權變,以台灣為例,傳統的欠缺模式是否就已是過時,那也不見得,針對不同的族群、議題等條件,就必須彈性使用,已達到實用主義的溝通價值上,那會更為貼近公民社會所亟欲企求的善境。